低限的無限(1983)

典藏作品

種類

作品

媒材

11.雕塑

年代

1980s

作者:李再鈐
年代:1983
媒材:不鏽鋼、噴漆
尺寸:136 × 310 × 135 cm

低限主義造形原理的探究       
無限立體空間伸展的製作

低限單元三角錐體的幾何接續  
無限延綿鋼材力學的物理應用

低限數學概念的理性構成       
無限藝術創意的現代抽象

低限原色的單純選擇               
無限進取的振奮表達

精簡、明淨、整齊、規律是這件雕塑作品風格的特質,摒除了意識主題和形象寫實。消弭了傳統素材和技法承襲。憑立體造形自身的獨立性而問世。

李再鈐(1928- ),生於福建仙遊,自小成長於書畫世家,使其在年少時即奠定深厚的書畫基礎。從60 年代開始,即投入於現代雕塑創作,於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具有重要的定位和影響。善用鋼材創作,作品中揉合西方極簡幾何造形與東方古典哲理,從自然中體悟的結構組合秩序,發展出具數理美學的意涵,及富哲思的低限藝術風格。

我同意收到來自於創價藝文的通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