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展覽
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
了解更多
所有展覽
地點
創價美術館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創價美術館 板橋館
創價美術館 桃園館
創價美術館 新竹館
創價美術館 台中館
創價美術館 秀水館
創價美術館 景陽館
創價美術館 安南館
創價美術館 屏東館
創價美術館 宜蘭館
創價美術館 花蓮館
展覽
立命‧玄武 洪根深八十水墨創作展
墨塘天光 戴武光水墨典藏展
轉型 ‧ 文化 王行恭
創心四季情 莊伯顯水墨個展
前衛 ‧ 符號 莊世和百年紀念展
創藝╳台灣 游明龍設計典藏展
顯影 ‧ 台灣 文化尋根 創價藝文典藏系列展
藝遊人生 林顯宗油畫世界
畫古觀今 沈以正水墨人物藝術典藏展
吾與為樂 文化尋根 創價藝文版畫典藏展
游移空間的對鏡 李錦繡的生命藝術
臺灣跨領域藝術教育先驅者 王建柱典藏展
更多展覽...
公演
公演資訊
關於創價公演
活動
典藏
關於我們
典藏
本會典藏著重於台灣近百年藝術發展史中,具重要指標性的藝術家各時期的代表性作品,盼能從中建立各藝術脈絡系譜的連結與延伸,構築一條脈絡清晰、意義深遠的藝術長河
所有種類
作品
文獻
所有媒材
01.水墨
02.膠彩
03.書法
04.素描
05.油彩
06.水彩
07.版畫
08.壓克力
09.複合媒材
10.攝影
11.雕塑
12.陶藝
13.篆刻
14.粉彩
15.手稿
16.影音
17.圖錄
18.相片
19.表彰
20.文宣品
21.出版品
22.平面設計(針筆插畫)
23.平面設計
所有年代
1920s
1920s~1930s
1930s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年代不詳
查詢
作品
天地扁舟(2005)
林章湖
作品
白鷺幽棲(2005)
林章湖
作品
漫遊.松鼠(2005)
林章湖
作品
漁村舊事(1987)
林章湖
作品
神木林中(2007)
王友俊
作品
山奇谷怪(2000)
王友俊
作品
天台峰(1993)
王友俊
作品
賣酒翁(年代不詳)
高一峰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10(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9(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8(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7(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6(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5(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4(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3(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2(2005)
李錫奇
作品
本位.新發系列版畫-1(2005)
李錫奇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山窮柳暗(2007)
林章湖
作品
行草 王安石 詠梅詩(2015)
戴武光
作品
楚書銘語中堂(2008)
林進忠
作品
漁父 歠其釃(2013)
李義弘
作品
夏荷(1999)
李奇茂
作品
早市(一)(1999)
李奇茂
作品
台灣小吃(1999)
李奇茂
作品
三羊開泰(1999)
李奇茂
作品
牧童(一)(1999)
李奇茂
作品
婆婆媽媽(1999)
李奇茂
作品
播種(1999)
李奇茂
作品
品壺(1999)
李奇茂
作品
賣地瓜(1999)
李奇茂
作品
曾國藩語(分隸合體條幅) (1994)
謝宗安
作品
水調歌頭(年代不詳)
傅狷夫
作品
天上山詩(草書)(2005)
林章湖
作品
罈開麯酒五言聯(2006)
李奇茂
作品
菜根譚(一)家庭有個真佛(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今夕何夕(2007)
廖修平
作品
默象(十一)(1999)
廖修平
作品
迎春(1998)
廖修平
作品
與陽光有約(1996)
廖修平
作品
園中雅聚#9(1992)
廖修平
作品
木頭人#85-5(1985)
廖修平
作品
庭園(二)(1983)
廖修平
作品
朝聖(1976)
廖修平
作品
春(1968)
廖修平
作品
孔夫子(1975)
蒲添生
作品
井仔(2003)
蔣瑞坑
作品
行書 司馬相如長門賦八條屏(2004)
周澄
作品
隸書 捨得(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條幅 金門有愛(2006)
李奇茂
作品
篆書 多情晒我,早生華髮(2004)
林章湖
作品
松葉荷花七言聯(2001)
傅狷夫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7)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7)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屋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7)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7)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7)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3)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紐西蘭之秋(2003)
戴武光
作品
巴里坤大草原(2008)
戴武光
作品
台東海邊(1995)
李焜培
作品
歸(2001)
鄧國清
作品
沖激 東北角(2000)
梁丹丰
作品
九份之美(二)(1990)
蔣瑞坑
作品
泊(東港)(2002)
陳瑞福
作品
孔廟秋色(1982)
張炳堂
作品
台北重慶南路口(1991)
郭東榮
作品
夾巷白壁(2001)
陳銀輝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風吹微微(2012)
林磐聳
作品
大山無價:放空(2012)
林磐聳
作品
夢鄉(2012)
林磐聳
作品
台北陰雨(2010)
林磐聳
作品
大山無價:靜享(2012)
林磐聳
作品
台北(2011)
林磐聳
作品
一山還比一山高(2011)
林磐聳
作品
浮雲(2012)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練習曲(三)(2010)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練習曲(一)(2010)
林磐聳
作品
維也納心情(2008)
林磐聳
作品
細如髮絲 綿密如繩(2007)
林磐聳
作品
內在的秩序(2)(2005)
林磐聳
作品
形塑新台灣(200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設計交鋒(2011)
林磐聳
作品
環保內服藥(1994)
林磐聳
作品
城市印象(2011)
林磐聳
作品
點滴情緒(四)(2012)
林磐聳
作品
點滴情緒(三)(2011)
林磐聳
作品
點滴情緒(二)(2012)
林磐聳
作品
點滴情緒(一)(2011)
林磐聳
作品
紙片(2011)
林磐聳
作品
向上的意志與生命的活力(2007)
林磐聳
作品
內在的秩序(1)(2005)
林磐聳
作品
台灣書鄉(1)(2006)
林磐聳
作品
在生活角落發現台灣(2007)
林磐聳
作品
羅馬愉悅輕快的線條(2006)
林磐聳
作品
魚之對話(1960)
林慶雲
作品
曬魷魚(1960)
林慶雲
作品
廁所文化(2001)
袁金塔
作品
龢樂(隸書) (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與齋歸舟(年代不詳)
木下靜涯
作品
福祿雙全(1967)
廖修平
作品
吃飯了/午休(1966)
蔣瑞坑
作品
生生不息(1972)
戴武光
作品
展卷心了了(1972)
戴武光
作品
赤崁夕照(一)(1992)
張炳堂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十二)(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十一)(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十)(2006)
林磐聳
作品
兩岸(2010)
林磐聳
作品
一帆風順(2005)
林磐聳
作品
戲水(1960)
林慶雲
作品
拋網(1960)
林慶雲
作品
迎娶圖(1993)
袁金塔
作品
分隸合體中堂 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詩(1993)
謝宗安
作品
黃金在樹(2004)
蘇峰男
作品
月亮(1967)
廖修平
作品
鏗鏘有力(1966)
蔣瑞坑
作品
海戀(1972)
戴武光
作品
人像寫生(1991)
賴武雄
作品
卯澳(2002)
蔣瑞坑
作品
生命之翼(2005)
林磐聳
作品
GREEN(2003)
林磐聳
作品
枯石逢春(2005)
林磐聳
作品
在生活的角落靜觀自得(2007)
林磐聳
作品
迴旋(2005)
林磐聳
作品
台灣書鄉(2)(200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擺渡(1960)
林慶雲
作品
東港溪(1960)
林慶雲
作品
落下去的月光(1974)
洪根深
作品
自觀(2002)
洪根深
作品
韓柳孫吳七言聯(2001)
傅狷夫
作品
阿鎚伯(1967)
蔣瑞坑
作品
上課中(1998)
李焜培
作品
魚(牛港參)與靜物(1982)
張萬傳
作品
家族(1989)
張萬傳
作品
彩虹集團公司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5)
林磐聳
作品
國立故宮博物院形象識別系統設計(2001)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四)(2010)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三)(2010)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二)(2010)
林磐聳
作品
奧勒岡線條(一)(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天合系列#22(2009)
李茂宗
作品
看見海的日子(2003)
林慶雲
作品
暉(2002)
林慶雲
作品
蠶食(二)(2003)
袁金塔
作品
分行書條幅 三石老人語(1984)
謝宗安
作品
達摩祖師(約1999)
李奇茂
作品
阿姆坪(1998)
蔣瑞坑
作品
和平島橋下(1997)
鄧國清
作品
布拉格風景(1994)
賴傳鑑
作品
塞納黃昏(1996)
賴傳鑑
作品
牧童(1963)
林慶雲
作品
平安之輝煌騰達(2009)
鐘有輝
作品
花環(1998)
梁丹丰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盲母(1962)
柯錫杰
作品
浴後(1989)
蒲添生
作品
黑色情節之23 (1990)
洪根深
作品
林小眉詠吳鳳詩(2003)
杜忠誥
作品
雞鳴樹顛(1997)
林章湖
作品
金門(1998)
蔣瑞坑
作品
礦友像(1990)
蔣瑞坑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8)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09)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九)(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八)(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七)(200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4)
林磐聳
作品
肖像(1952)
賴傳鑑
作品
補雨傘(1971)
林慶雲
作品
破土而出系列 (B-6) (1990)
李茂宗
作品
擺渡東港溪(1960)
林慶雲
作品
大道之行(2013)
蔡友
作品
退筆讀書七言聯(2007)
蔡友
作品
鷹揚萬里(2006)
黃才松
作品
利市(2002)
蘇峰男
作品
尖石(2001)
蔣瑞坑
作品
旅遊筆記-綠蔭(2012)
戴武光
作品
看見.台灣系列家書(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5)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1)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PEACE和平(2000)
林磐聳
作品
漂泊的台灣(1994)
林磐聳
作品
中國石化集團長城潤滑油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6)
林磐聳
作品
漢采‧本位2012-6(2012)
李錫奇
作品
國父像(二) (年代不詳)
丘雲
作品
觀海(1983)
柯錫杰
作品
家鄉人(1962)
柯錫杰
作品
誰能我飲七言聯(2001)
傅狷夫
作品
人之為善事(2009)
杜忠誥
作品
春聯(1966)
廖修平
作品
直潭(2001)
蔣瑞坑
作品
有風燈的靜物(1997)
李焜培
作品
整網(2003)
陳瑞福
作品
看見.台灣系列家書(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六)(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五)(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四)(2006)
林磐聳
作品
台灣六書「真情如雲」(2011)
林磐聳
作品
美麗之島?貪婪之島?(1993)
林磐聳
作品
師大藝術節形象識別系統設計(1995)
林磐聳
作品
龍嘯太虛(1991)
楊英風
作品
新詩(1999)
柯錫杰
作品
舊約(1999)
柯錫杰
作品
篆書辛稼軒詞句(2015)
陳宏勉
作品
行書 七言聯(2004)
周澄
作品
蓮花(2003)
孫家勤
作品
吉羊(2003)
歐豪年
作品
愛(2008)
吳炫三
作品
旅遊筆記-長白瀑布(2010)
戴武光
作品
裸女(1984)
張萬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 (201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三) (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二) (2006)
林磐聳
作品
我的台灣系列版畫(一) (2006)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2)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 (2010)
林磐聳
作品
看見.台灣家書系列 (2009)
林磐聳
作品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4)
林磐聳
作品
台灣印象(1992)
林磐聳
作品
台灣印象(1992)
林磐聳
作品
台灣印象(1992)
林磐聳
作品
台灣之美(1991)
林磐聳
作品
台灣之美(1991)
林磐聳
作品
頂新國際集團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3)
林磐聳
作品
台東體育中學形象識別系統設計(1993)
林磐聳
作品
中華電信公司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2)
林磐聳
作品
東怡營造公司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91)
林磐聳
作品
台灣糖業公司企業識別系統設計(1989)
林磐聳
作品
松石格(三) (1997)
詹前裕
作品
枯石大葉飛禽來(1961)
戴武光
作品
棚頭俊味待君嘗(1983)
戴武光
作品
紅掌撥清波(1983)
戴武光
作品
佛即心(約1999)
李奇茂
作品
習書圖(約1999)
李奇茂
作品
棋中樂(約1999)
李奇茂
作品
灰色的海(1973)
鄧國清
作品
礦友(1974)
蔣瑞坑
作品
動靜得宜(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貝多芬頭像(1949)
蒲添生
作品
思無邪(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圓融 篆書(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無盡藏(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李白清平調(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翰墨燦燦 楷書(年代不詳)
張炳煌
作品
葉蝶(2000)
袁金塔
作品
于右任(年代不詳)
郎靜山
作品
女王頭(1985)
柯錫杰
作品
藏拙如石‧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奇趣如山‧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情義如火‧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真情如雲‧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美麗如花‧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大愛無心‧台灣(2011)
林磐聳
作品
山水(2010)
林磐聳
作品
層次(2009)
林磐聳
作品
美國馬里蘭春節(2009)
林磐聳
作品
美國馬里蘭(2009)
林磐聳
作品
奧地利維也納(2008)
林磐聳
作品
淡水(1999)
蔣瑞坑
作品
李春生之家(年代不詳)
石川欽一郎
作品
故宮(2001)
蔣瑞坑
作品
漢字系列-歡歡喜喜(2005)
游明龍
作品
漢字系列-萬壽無疆(2005)
游明龍
作品
漢字系列-加冠晉祿(2005)
游明龍
作品
漢字系列-福地傑人(2005)
游明龍
作品
冬雪(2014)
游明龍
作品
漢字系列-真愛(2005)
游明龍
作品
文字風景-春雨(2014)
游明龍
作品
2011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競賽(2011)
游明龍
作品
2011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競賽(2011)
游明龍
作品
金馬影展(1991)
游明龍
作品
台灣家書(2009)
林磐聳
作品
多彩的世界‧美麗的台灣(2005)
林磐聳
作品
多彩的世界‧迷失的台灣(1996)
林磐聳
作品
綠與生命(1994)
林磐聳
作品
LOVE(1994)
林磐聳
作品
新竹交大展覽期間(2008)
林磐聳
作品
砂石(2006)
林磐聳
作品
火苗(2005)
林磐聳
作品
台北家中窗檯盆景(2005)
林磐聳
作品
蘭花(2005)
林磐聳
作品
水筆添綠意(1992)
羅振賢
作品
躍雀(1999)
黃光男
作品
金壁朱荷(1998)
孫家勤
作品
捉迷藏(1999)
李轂摩
作品
虎鋸(1999)
歐豪年
作品
碾(約1999)
李奇茂
作品
北極雪球(1985)
梁丹丰
作品
靜物(1993)
張炳堂
作品
篆行 核電爆射(2011)
傅申
作品
篆行 種樹聯(2013)
傅申
作品
蘭蘆 傅申 大字歌七連屏(2019)
傅申
作品
隸書 無事有福五言聯(2002)
傅申
作品
篆行 寧靜(2001)
傅申
作品
行書 唐賈島五言詩(1998)
傅申
作品
行草 唐岑參七言詩(2000)
傅申
作品
篆書 捲起千堆雪(1984)
傅申
作品
南街殷賑(色稿)(1930)
郭雪湖
作品
山湖競秀 (箱根蘆湖)(1979)
郭雪湖
作品
蘇花斷崖 (台灣東海岸)(1978)
郭雪湖
作品
峽谷溪聲 (太魯閣)(1975)
郭雪湖
作品
耕到天 (觀音山頂)(1960)
郭雪湖
作品
Work No.427(1990's)
陳庭詩
作品
Work No.552(1990's)
陳庭詩
作品
琴韻(1994)
陳庭詩
作品
Work No.142(1990's)
陳庭詩
作品
Work No.357(1990's)
陳庭詩
作品
對話(1979)
黃伯驥
作品
戲班後台(1965)
黃伯驥
作品
想當年(1976)
黃伯驥
作品
華西街印象(1970)
黃伯驥
作品
劍俠(1965)
黃伯驥
作品
快樂農婦(1968)
黃伯驥
作品
天上人間(1967)
黃伯驥
作品
夕陽無限好(1976)
黃伯驥
作品
母愛(1968)
黃伯驥
作品
姊弟情深(1966)
黃伯驥
作品
世界在變 No.102(2016)
郭東榮
作品
世界在變 No.43(2012)
郭東榮
作品
世界在變 No.36(2012)
郭東榮
作品
建設新台北A(1992)
郭東榮
作品
宇宙笑地球戰爭(1983)
郭東榮
作品
明天的希望(1982)
郭東榮
作品
夢的島嶼(2016)
林磐聳
扇緣名山(2016)
林磐聳
作品
青山疊翠(2016)
林磐聳
作品
燕口風光(2016)
林磐聳
作品
沉默的山音:練習曲(2013)
林磐聳
作品
大山無價:退思(2012)
林磐聳
作品
迴旋(10)(2006)
李茂宗
作品
和(1991)
李茂宗
作品
〈春夏秋冬〉系列版畫 春—嬉春(1983)
林智信
作品
〈春夏秋冬〉系列版畫 夏—歡夏(1983)
林智信
作品
〈春夏秋冬〉系列版畫 秋—爽秋(1983)
林智信
作品
〈春夏秋冬〉系列版畫 冬—暖冬(1983)
林智信
作品
山崖上的裸女(2012)
陳景容
作品
靜思(二)(2007)
陳景容
作品
暮歸(蘭嶼風光)(1985)
林智信
作品
台灣農婦(1977)
林智信
作品
農忙(1976)
林智信
作品
美濃菸樓(2010)
林智信
作品
豐收樂(1955)
林智信
作品
〈迎親圖〉系列版畫(1982)
林智信
作品
觀望與救助(1987)
洪根深
作品
鄉野(2000)
陳誠
作品
西濱所見(2004)
黃才松
作品
山河戀(2012)
黃光男
作品
雲深不知處(2013)
羅振賢
作品
鄭秀才舊宅(2000)
陳誠
作品
製磚工人(1948)
李鳴雕
作品
渡船頭(1950)
李鳴雕
作品
剃頭攤子(淡水河畔)(1948)
李鳴雕
作品
牧羊童(淡水河畔)(1947)
李鳴雕
作品
淡水河(1948)
李鳴雕
作品
淡水河上(1948)
李鳴雕
作品
烏來台車(臺北縣)(1947)
李鳴鵰
作品
寂寞歲月(2008)
戴武光
作品
曙光(2015)
戴武光
作品
架上菜瓜成熟時(2016)
戴武光
作品
登高縱目遊(2012)
戴武光
作品
興安嶺下好牧場(2015)
戴武光
作品
暗香(2016)
戴武光
作品
一年容易又秋聲(2016)
戴武光
作品
古鎮三月花似錦(2016)
戴武光
作品
絕壑鳴泉(2009)
戴武光
作品
綠柳絲絲燕穿梭(2016)
戴武光
作品
秋山(2010)
戴武光
作品
深秋(2015)
戴武光
作品
人體攝影-林絲緞2(1960s)
鄧南光
作品
艋舺(1950s)
鄧南光
作品
九份盲女(1950s)
鄧南光
作品
燒窯場(1950s)
鄧南光
作品
廟會光景3(1930s)
鄧南光
作品
廟會光景1(1930s)
鄧南光
作品
火車上戰時演習宣導(1940s)
鄧南光
作品
新宿街景(1929-1935)
鄧南光
作品
摩登仕女速寫(1929-1935)
鄧南光
作品
美意延年(2012)
吳學讓
作品
王維 竹里館詩(2010)
吳學讓
作品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1998)
吳學讓
作品
溪岸小屋(2010)
夏一夫
作品
綠山(一)(2005)
夏一夫
作品
雙松(扇形)(2007)
夏一夫
作品
鴻福之八(2015)
朱為白
作品
鴻福之五(2015)
朱為白
作品
鴻福之二(2015)
朱為白
作品
太魯閣(1970s)
駱香林
作品
鯉魚潭畔(1973)
駱香林
作品
樹下情侶(1972)
朱為白
作品
七虎圖(1973)
朱為白
作品
超我(1990)
高燦興
作品
松石(2012)
夏一夫
作品
山水(三)(2001)
夏一夫
作品
平遠(1999)
夏一夫
作品
海浪岩(2000)
夏一夫
作品
岡上天空鵬(2013)
夏一夫
作品
萬疊雲山(2011)
夏一夫
作品
重山雲海(2010)
夏一夫
作品
種稻季節(1998)
沈國仁
作品
種菜季節(1990)
沈國仁
作品
美濃牛皮寮(2002)
沈國仁
作品
月光山下農家(2001)
沈國仁
作品
祈(2007)
廖修平
作品
人生四季(四)(2012)
廖修平
作品
人生四季(三)(2012)
廖修平
作品
人生四季(二)(2012)
廖修平
作品
人生四季(一)(2012)
廖修平
作品
源(2007)
廖修平
作品
默象(五)(1999)
廖修平
作品
默象(一)(1999)
廖修平
作品
竹外松前七言聯(2015)
林進忠
作品
低限的無限(1983)
李再鈐
作品
嚴岫興雲(2016)
蕭進興
作品
北海驚濤(2015)
蕭進興
作品
能高山道中(2014)
蕭進興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四(2014)
張蒼松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二(2014)
張蒼松
作品
法國所見(2002)
沈哲哉
作品
休憩中的仕女(2009)
沈哲哉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一(2016)
張蒼松
作品
從實驗室眺望(炭筆畫版)(2017)
張蒼松
作品
印度仙人(1984)
鄭世璠
作品
漢江晨景(1981)
鄭世璠
作品
形(1970)
鄭世璠
作品
隕落(2016)
羅芳
作品
羅馬廣場與祼女(2016)
陳景容
作品
高雄港與大武山 (2008)
詹浮雲
作品
貝寧潟湖 (非洲系列)(2001)
陳其茂
作品
阿桐伯與他的船(1994)
陳其茂
作品
雪封長城 (還鄉記系列)(1991)
陳其茂
作品
貓與花的日子之九 (花與貓的日子系列)(1989)
陳其茂
作品
威爾斯綿羊之三 (歐遊系列)(1980)
陳其茂
作品
長生樂(1992)
陳丁奇
作品
心月詩與鶴壽畫(年代不詳)
陳丁奇
作品
對酒詩(年代不詳)
陳丁奇
作品
不俗即仙骨 多情迺佛心(1987)
陳丁奇
作品
如泉(2000)
李茂宗
作品
破土而出系列 A8(1995)
李茂宗
作品
行濁甕(1969s)
李茂宗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十(2014)
張蒼松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二十六(2016)
張蒼松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二十一(2016)
張蒼松
作品
望穿眺望系列之八(2014)
張蒼松
作品
雄奇雁蕩(2012)
戴武光
作品
登高崗望遠海(2012)
戴武光
作品
寒鴨戲水(1987)
戴武光
作品
大塊(2003)
戴武光
作品
野銀部落(2005)
林章湖
作品
冠羽畫眉(2013)
楊恩生
作品
觀魚(1996)
林章湖
作品
東莒夜巡(2009)
洪東標
作品
戲水(1998)
陳東元
作品
雪地(1995)
詹前裕
作品
冬華(2005)
黃才松
作品
心無罣礙(約1999)
張炳煌
作品
菜根譚(二)水流而境無聲(約1999)
張炳煌
作品
觀日(2006)
袁金塔
作品
廟會(1998)
袁金塔
作品
邵雍-思山吟(2009)
杜忠誥
作品
敏則‧澹而七言聯(2000)
杜忠誥
作品
桃符迎春(2009)
蔡友
作品
三芝梯田(2004)
蔡友
作品
村晨喧喧(2008)
涂璨琳
作品
玉山圓柏(2004)
涂璨琳
作品
墨境(2003)
洪根深
作品
構築(1983)
洪根深
作品
黏住(1997)
羅振賢
作品
清涼世界(2006)
羅振賢
作品
能量萬花筒(2014)
鐘有輝
作品
自由飛翔(2009)
鐘有輝
作品
行草四屏條忠介誠篤及時行孝翔泳歸仁敬天愛人(2014)
薛平南
作品
篆書六屏條寒玉堂聯文(2014)
薛平南
作品
蓮心(2001)
黃光男
作品
獨思(2003)
黃光男
作品
天光雲影(2010)
戴武光
作品
丹崖鳴瀑(2005)
蘇峰男
作品
寒山瑞雪(2005)
蘇峰男
作品
西嶼疊嶂(1998)
蘇峰男
作品
籬邊牽牛花(1960)
戴武光
作品
橫四海兮焉窮(1983)
戴武光
作品
迎春(2011)
戴武光
作品
芒海(2017)
戴武光
作品
玉骨冰肌清如許(2017)
戴武光
作品
芒花下好談天(2006)
戴武光
作品
翩躚(1972)
戴武光
作品
新竹東門(2003)
江明賢
作品
玉山初曉(玉山遠眺)(2005)
江明賢
作品
威尼斯旅情(2007)
賴武雄
作品
天涯共此時(2002)
賴武雄
作品
弘砂卡礑溪中白石(2014)
李義弘
作品
跳石海岸(三)(2014)
李義弘
作品
幽澹(2005)
周澄
作品
武夷奇觀(1996)
周澄
作品
春風磨劍氣 夜雨度書聲(2011)
李轂摩
作品
風起水湧0967(2009)
李錫奇
作品
墨語2005-13(2005)
李錫奇
作品
映在潮水中的時光(2003)
劉耿一
作品
夜曲(2009)
劉耿一
作品
綠意(2002)
潘朝森
作品
少女日記(1970)
潘朝森
作品
激流(2012)
羅芳
作品
春塘(2013)
羅芳
作品
星星節(1971)
廖修平
作品
阿嬤飼雞(1982)
林智信
作品
鳳梨之鄉(1976)
林智信
作品
雙猿(1997)
歐豪年
作品
山光田影(1998)
陳誠
作品
水里水力發電場(2012)
陳誠
作品
曬網(2003)
陳瑞福
作品
六十石山金針花(2007)
吳隆榮
作品
摯情(1971)
吳隆榮
作品
金門風光(1988)
李焜培
作品
氹仔白屋(1992)
李焜培
作品
我們都是一家人(2007)
梁秀中
作品
黑衣女與瑜珈女(1997)
陳景容
作品
靜思(一)(1970)
陳景容
作品
日出(A)(1970)
劉國松
作品
環中(E)(1973)
劉國松
作品
鳥道(1988)
楚戈
作品
鴻福之九(2015)
朱為白
作品
瀞潭(1930)
郭雪湖
文獻
臺、府展圖錄(1927-1943)
作品
勤讀(1928)
陳澄波
作品
鳳凰來儀(一)(1970)
楊英風
作品
台南赤崁樓(年代不詳)
石川欽一郎
作品
楊升庵詞(不詳)
傅狷夫
作品
合歡冬雪(1996)
鄧國清
作品
農家老屋(1975)
鄧國清
作品
石門水庫(2000)
何肇衢
作品
建南眷村(1977)
何肇衢
作品
城門(2000)
陳銀輝
作品
薩茲堡中國餐廳(1998)
陳銀輝
作品
飛天(吹笛)(2003)
孫家勤
作品
梨花山雀(1992)
孫家勤
作品
行(1979)
柯錫杰
作品
金海(1988)
柯錫杰
作品
居延肩水金關漢簡(2013)
陳宏勉
作品
李白詩(2015)
陳宏勉
作品
大篆蘇東坡〈滿庭芳〉詞(2013)
陳宏勉
作品
王逸少作會稽(2015)
陳宏勉
作品
牡丹的對位(2007)
顧重光
作品
12個柿子(2008)
顧重光
作品
八方四面(2008)
吳炫三
作品
金黃世界小家庭(1981)
吳炫三
作品
竹鎮C(1976)
朱為白
作品
幽寂的山徑(2015)
林惺嶽
作品
浪漫的樂章(1983)
陳正雄
作品
青春之火系列(1990)
陳正雄
作品
東港(1992)
張炳堂
作品
赤崁樓(一)(1998)
張炳堂
作品
嶺南春色(2006)
黃磊生
作品
玉山之冬(2009)
黃磊生
作品
懷遠圖(1991)
劉耕谷
作品
悠遊戲水(2000)
陳石柱
作品
木棉花盛開(1992)
陳石柱
文獻
台北市攝影學會台北攝影沙龍五十五年度優秀作家獎(1964)
林慶雲
文獻
台灣省攝影學會第廿六屆全省影展評審委員聘書(1993)
林慶雲
文獻
中華民國第五屆攝影團體聯展籌備會聘書(1981)
林慶雲
文獻
台灣日報 南部社會‧生活 29版 (護貝)(2000)
林慶雲
文獻
黎明影展
林慶雲
文獻
林慶雲資歷表 (原稿)
林慶雲
文獻
高雄市政府 (書信)
林慶雲
文獻
寫實攝影的詮釋 (原稿)
林慶雲
文獻
黑白攝影與濾鏡 (原稿)
林慶雲
文獻
小攝影家(林慶雲四子林擎天)(1965)
林慶雲
文獻
生活照118
林慶雲
文獻
生活照6-1
林慶雲
文獻
人間紀實─林慶雲攝影展(2006)
林慶雲
文獻
南北六人展(1990)
林慶雲
文獻
影像的追隨 上 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1988)
林慶雲
文獻
台灣:戰後50年 土地 人民 歲月(1995)
林慶雲
文獻
鄉土影展(1982)
林慶雲
作品
藝專化妝晚會(1990)
郭東榮
作品
觀音山遠眺(1995)
郭東榮
作品
仲夏閒居(1991)
賴傳鑑
作品
北埔風景(1967)
賴傳鑑
作品
驟雨(1951)
楊英風
作品
台灣夜市(年代不詳)
李奇茂
作品
春江水暖(2011)
吳學讓
作品
紅梅(1989)
吳學讓
作品
九份之美(一)(1959)
蔣瑞坑
作品
掘進(2000)
蔣瑞坑
作品
桔梗(1997)
吳承硯
作品
富貴花(年代不詳)
吳承硯
作品
秋林(1997)
劉煜
作品
八行書 千里夢 雁南飛(2001)
陳丹誠
作品
相飲(1948)
張才
作品
雅美(達悟)族婦人與小孩(1950s)
張才
作品
愛蓮說(1999)
張光賓
作品
巴蜀山川(2010)
張光賓
作品
賣唱者(一)(1956)
高一峯
作品
老祖母 (1955)
高一峯
作品
池塘春草夢(1989)
鄭世璠
作品
詩人(1947)
蒲添生
作品
春之光(1958)
蒲添生
作品
雲海橫卷(1999)
傅狷夫
作品
花(年代不詳)
張萬傳
作品
紅目鰱(1991)
張萬傳
作品
喜豔(1972)
郭雪湖
作品
篆書七言聯 集禪國山碑(1994)
謝宗安
作品
分書四屏 李太白尋友之作(1995)
謝宗安
作品
富貴平安(1984)
胡克敏
作品
歲朝集瑞(1984)
胡克敏
作品
學校運動會(1940s)
鄧南光
作品
路上光景-鶯歌(1960s)
鄧南光
作品
新潟附近雪景(1963)
何德來
作品
清香撲鼻(1994)
吳梅嶺
作品
歲寒三友(1988)
吳梅嶺
作品
鳳山曹公祠(1922)
倪蔣懷
作品
休憩(1932)
陳澄波
作品
楓橋夜泊(1990)
郎靜山
作品
江際一景(年代不詳)
木下靜涯
作品
木下靜涯 - 編號22(年代不詳)
木下靜涯
作品
池畔之家(年代不詳)
石川欽一郎
作品
獸性、人性、消失的神性(2014)
高燦興
作品
雙福(三聯幅) (2008)
廖修平
作品
歐陽修〈醉翁亭記〉(2006)
張光賓
訂閱!
我同意收到來自於創價藝文的通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