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剪綵
2019創價藝文展 第一檔開幕紀錄
至善藝文中心
至善藝文中心1月20日隆重舉行「逐夢而居 韓湘寧創作展」開幕典禮,現場嘉賓雲集,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藝術家顧重光、鐘有輝前來祝賀,氣氛熱絡。
韓老師從事創作幾近一甲子,雖年近80,近年仍往返台北、紐約、大理三地,持續創作,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致詞就說到:「韓老師懷有赤子之心,在創作的路途上勇往直前,這是身為一位藝術家最大的財富,而且在追求藝術的創作當中,用一種實驗的精神與時俱進跟時代契合,給予我們很多的啟示、感動與體驗。另外,我於台灣創價學會有很深的感情,在2003年當創價啟動『文化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之時,當時心想:『他們做的事情好像是政府應該做的,政府沒有做到的,他們做到了!』而且堅持到現在,有台灣心,有對藝術文化的堅持,同時也致力對年輕人、學生美學的素養之養成,非常不簡單」。
史博館廖新田館長則回憶起:「1963年韓湘寧、劉國松、彭萬墀跟莊喆,當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面騎了一輛當年韓湘寧買的哈雷機車,令人印象深刻。今年7月閉館修繕前舉辦了一個小別同學會,就安排了一個節目,請工友把他的野狼125 拿來放在歷史博物館前面,並安排了韓湘寧,劉國松,莊喆,彭萬墀分別從紐約、法國、雲南、上海來。非常感謝韓老師千里迢迢從大理飛奔而來,那一天下雨,可是韓老師翩翩風采、劉國松意氣煥發笑談當年勇。感謝韓老師為台灣美術史創下了一個典範。而最後要感佩創價學會,在政府還沒有體系化之前,早就在重建百年藝術史。官方跟民間,感覺好像鵲橋兩邊慢慢銜接起來,這樣的銜接,橋如果順利搭建,我們就可以走到橋上,欣賞台灣美術的風光,我們期待那天的到來!」
巡迴到第三站,創作者韓湘寧讚許創價展覽配合教育非常特別,尤其是參加了幾次的關於創價「行動美術館」的活動,和年紀小的小朋友進行互動,非常有意義!
板橋藝文中心
「光陰‧劇場 黃伯驥光影五十載攝影回顧展」1月26日在板橋藝文中心隆重舉行開幕典禮,彷彿也是攝影界的盛會,世界華人攝影學會翁庭華副理事長、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陳田稻董事長、台灣攝影交流學會楊育文副理事長,還有多位攝影家莊靈、張照堂、簡永彬、張蒼松等,及多位新北市各級學校之師長蒞臨現場,有將近450位賓客出席,熱鬧無比。
致詞時,攝影家張照堂提到:「30幾年前為了採訪,拜訪過黃伯驥醫師,感受到他生活規律、乾淨,把底片、相簿,每一樣都整理的非常好,可想而知黃醫師很慎重、很尊重在看待他的創作之路。他通常利用清晨及中午休診時間去拍照,再加上勤快,累積了非常多60到70年代這一段非常美好的台灣記憶。他的照片裡面,有小孩、民間信仰、勞動休閒等主題,這在物資缺乏、克難的年代,有一種關愛、堅毅與幽默的力量。」
新北市修德國小潘志忠校長談到:「感謝創價用心規劃系列展出,建構社會藝術饗宴平台,提升國民藝文素養之外,更透過行動美術館活動,讓藝術紮根嘉惠學子。去年12月創價安排藝術家到校與孩子面對面的接觸,分享創作的歷程及藝術家生命的軌跡,激起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情。藝術可以很自然、藝文可以很生活,透過藝術創作的欣賞洗滌及召喚,讓我們看見生活中的美。」
創作者黃伯驥醫師說:「看到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人熱衷攝影,自己的攝影興趣本來將要消失的,反而又被大家激發,恢復了以前的活力。」他還分享:「其實攝影不難,只要感覺到,能夠感動你的東西,就照下來,大概都沒有問題、都是好照片」。同時還不忘叮嚀現在人手一機,隨時可以拍攝,那麼拍攝下來的東西,如果覺得很好,一定要花一點時間,做成相片,只放在手機,也許有一天,就消失掉了。
桃園藝文中心
「大化衍行 陳庭詩的藝術天地」1月20日在桃園藝文中心舉行盛大開幕儀式。三位年輕的小提琴家開場演出,演奏霍夫曼的小品,博得滿堂掌聲。桃園市立美術館劉俊蘭館長、萬能科技大學王啟川副校長,以及大園高中、中壢家商、潛龍國小、上大國小校長均蒞臨現場。
第一次參加創價學會辦的展覽開幕活動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劉俊蘭館長致詞時說:「看到創價整個流程的安排、分工非常細膩,讓人印象深刻,品質其實就在細節裡。1913年出生的陳庭詩,早年失聰喪失語言能力,也是在一個波折充滿動盪的情況之下,突破困境追求自己的藝術志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勵志、積極、正向的能量,是一位很值得作為教育推廣的藝術家。創價從2003年起,以文化尋根為策展主軸,至今十五、六年不算短的日子,好像是用一種做研究的精神在推動,這是非常少見、非常難得、也非常珍貴。同時創價透過一場場的展覽、一次次做出了亮眼的成績,現在只要提到創價,都令人感到振奮。」
桃園市潛龍國小游月鈴校長表示:「創價的行動美術館上週直接開進潛龍國小,孩子在聆聽的過程當中,眼神透露出來的『哇!』 讓我看了好感動,這一堂的課程對孩子們來說收穫無窮。經由行動美術館在學校開始萌芽後,美術老師也非常有行動力,就在學期末帶著孩子,將紙張化為一個個立體的作品,有一個孩子親自把他的作品用紙張做成一支筆,放在一個精美的紀念盒,送到校長室來給我,讓我看到藝術的力量開枝散葉。」
最後,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的廖述昌執行長說到:「每次我看完創價製作的影片,總是激動地掉眼淚,感謝各位創價的朋友。很多志工不是專職,卻做得比專業還好,令人感動。為了希望將陳庭詩推廣至更多人知道,創價比我們基金會還努力,在此謝謝各位!」
新竹藝文中心
「化宇宙自然為純色 李仲生抽象藝術展」1月26日於新竹藝文中心,在美妙的樂音聲中溫馨開場。與會嘉賓有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黃步青董事長伉儷、詹學富秘書長、中華大學劉維琪校長、清華大學謝小芩學務長、新竹地區市美術協會林授昌榮譽理事長、富禮國中、三民國小校長及新竹地區藝術家多位蒞臨。
黃步青董事長在會前參觀了展場,致詞時提到:「首展放在新竹市,意義深遠,新竹市是一個科技大城,談到科技就是要創新,剛好李仲生的抽象藝術,也是鼓勵創新、走前衛的,同時展場的氣氛很棒,佈置了一個李仲生教學的一個場域,這好像讓我回到了以前在跟李老師上課的情境,相信會帶給參觀的民眾有很多的聯想,想說美術教育怎麼會跟咖啡廳扯上關聯,其實李仲生老師就是被稱為在咖啡廳裡面的傳教士。」
另一位與創價結緣甚早的中華大學劉維琪校長說到:「剛才的影片有幾個關於李仲生先生的重點,跟我們現在學校的辦學,蠻類似的。現在學校在推『陽光、創新、π中華』,兩相比較,影片講到李老師重視身教,不是教繪畫技巧,還傳授一些理念,這和我們的『陽光』青年其實就是要培養學生好的品格,陽光青年裡面有一項活動,就是有關藝術涵養的部分,我們鼓勵學生,參觀校內外的展覽。第二個是鼓勵學生要勇於『創新』,李老師就是一位憑自己的理想勇於創新的典範,所以鼓勵學生來看這個畫展,學習李老師這種創新的精神。此外,『π中華』指的是跨領域,學生不只在本業,還要能夠有一個跨域學習的能力。李老師他白天畫畫、晚上就聽京劇,京劇給他很多繪畫的靈感。學校目前以人工智慧為核心,列為每一個學生的必選修課程,將來學生畢業時就具備人工智慧應用的能力。總之,李老師的展覽是與我們學校的教育『陽光、創新、π中華』的理念相當的契合。」
台中藝文中心
「逸韻啟天縱 張克齊彩墨世界」1月20日於台中藝文中心隆重開幕,現場冠蓋雲集,除了張克齊老師伉儷、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林敏棋專門委員、師大美術系莊連東系主任、蔡友、詹前裕等教授及台中教育界、藝術界多位蒞臨,場面熱鬧滾滾,喜氣洋洋!
張老師的作品,在前幾檔展出就大受觀眾喜愛,台中市文化局林敏棋專門委員致詞時說:「在來之前,我先看到畫冊,內心有一種感覺,每每看到老師這些創作,我的情緒就會被老師那一種在創作裡那種很細膩的線條,及靈動的筆墨所牽引,彷彿感受到老師想要表達他所看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就像剛剛在影片裡面,老師有特別講到:『要畫就要畫人家看得懂,人家能夠感受到的一些創作。』所以這一檔絕對會是很值得大家要來觀賞的。
而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莊連東系主任談到:「張老師當初選擇工筆畫這個路其實很辛苦,事實上要能夠掌握是與不是之間,比較容易,但是要做到張教授這樣所謂形神兼備,道氣相合,其實是很難的,亦曾回到母校師大協助指導學生,指導之後,讓學生有一個很好的翻轉,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對造型能力、寫實能力都非常的強,於是畫水墨時,他們不太愛畫似與不似之間,反而喜歡畫的是能夠真正把握住形象,所以工筆畫借到水墨這個領域來就發生了很好的效用,影響年輕人很深。」
此外,台中市安和國中許志瑋校長致詞時提到:「因為有創價的支持,學校除了在課程與環境的營造之外,也推動了藝文列車,結合台中藝文中心的藝術教育的檔期,每七個禮拜就有一次的藝術列車,來進行藝術教育的推動。」
最後張克齊老師感性說到:「在台灣推動文化藝術方面的社教活動,創價把文化深深地扎根,並傳播到每個學校裡,尤其是行動美術館,甚至聘請老師們下鄉去和孩子做面對面的交流,政府做不到的事情,由創價來做!這點讓我們非常感動。」
秀水藝文中心
1月20日下午,「絕對的光與亮 賴純純的世界」開幕儀式在秀水藝文中心隆重登場,彰化縣文化局局長張雀芬、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還有秀水高中、秀水高工、彰化藝術高中、明聖國小的校長都蒞臨剪綵。
稍早,台藝大廖仁義所長接受採訪時表示:一踏入秀水藝文中心,就感受到創價學會員熱情的問候,不禁直呼:「這樣的陣容,全台僅有在創價看得到!」並大讚創價「創造了台灣美學的新高度」,每一次的交流都讓他感到驚艷,尤其是會員們對於活動的參與感和向心力,帶給人「充滿生命力」的深刻印象。甚至化被動為主動,推出行動美術館,儼然樹立「類美術館」的典範,故深切期盼有更多人能一同來認識創價,進而支持創價的理念。
創作者賴純純,則娓娓道來:「這次以『絕對的光與亮』為題,其實靈感來自於居住的台東。因為每一次看到太陽剛從太平洋升上來的第一道光亮,那就是一個絕對的光與亮,最純粹、也最有能量,而且永遠、每天都給我們台灣這樣的一種鼓勵和力量。所以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把這樣的光跟亮,傳播給大家,讓我們台灣更有希望,而且是從我們的小朋友開始。」
此外,張雀芬局長特別提到:「彰化縣因為特別重視藝術教育,故以縣級的力量開辦了第一間藝術高中。她並回憶96、97年還是視覺表演科科長時,就曾來過創價,不僅感動、感佩創價對藝術工作的推展,同時每一檔的作家都是大師級,對小小秀水鄉而言,對地方藝文的發展真的是非常重要。」
最後,明聖國小葉振彰校長說到:「創價行動美術館的入校服務,發掘明聖孩子的藝術觸覺,豐富孩子的藝術涵養,雖然小朋友並不一定真正懂得藝術專業角度的價值,但看過聽過,氣質久了會改變,正所謂藝術的專業不一定人人都懂,但是美的事物人人都會欣賞,有句話『蠟燭有芯,也要點燃,方能發亮,造福大眾』這一代的種子是下一代的花,這一代的花是下一代的果實,期待藝術種子開花結果,代代繁衍成豐富的藝術文化。」
景陽藝文中心
1月26日在景陽藝文中心盛大舉辦「沃土的記憶 駱香林影詩展」開幕典禮。創作者代表是藝術家駱香林的外曾孫林式庭先生,此外還有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處長陳璧君、縣府顧問藍文信,及雲嘉藝文界、媒體、教育界等多位貴賓均蒞臨剪綵。
致詞時,文化處陳璧君處長非常感謝台灣創價學會在台灣這麼多年來的耕耘:「把文化、教育、和平的理念,透過藝術跟文化的傳達,讓台灣每個地方,有不同的藝術交流與人文交會。今天駱香林藝術家的展覽,知道他在60歲才開始學習攝影,在當時是沒有現在這些APP或電腦技術,當我們看到他的作品的時候,真實的感覺,藝術跟美學的匯合,完全超越現在我們用科技的方式來表現,所以我覺得在人類文明之後,很多的部分都是可以很方便,但是在藝術還有文化、人文的部分,還是要保留一份對土地的關聯度,非常敬佩駱香林大師。」
雲林縣西螺國中許美珠校長,引用「詩人羅門的新詩中曾經寫到『我們來自大自然,卻不自然!』非常感佩老師用他深情的眼光將大自然、將歷史文物一景一物透過他的攝影,融入他心中–『詩』的部分、水墨的渲染,令人感動又感佩!同時也要感謝創價將行動美術館帶到學校,將藝術的種子種在孩子心裡,什麼時候會發芽,不得而知,但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觸發的時候,他就會想到在國中階段有創價的志工們帶給他這一輩子不一樣的感覺,這就是教育迷人的地方,也是藝術可以薰陶人心最棒的部分。」
創作者代表林式庭先生說道:「以前我常在花蓮遇到老先生跟老太太,他們都會跟我說:『他是駱先生的學生』,甚至我的阿公也是從他的學生,後來變成他的女婿,阿祖(駱香林)是年過六十歲才開始學習攝影,因為上色,所以留下濃濃的水墨畫意境,也請大家在看攝影作品的同時可以讀一下上面的詩詞,或許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我的阿祖當時創作的心情,最後再次感謝創價學會以及為展覽付出的優秀的團隊還有志工們,希望這次的展出,可以帶給大家一些收穫。」
安南藝文中心
「鑑古知今 傅申學藝路」,1月26日在安南藝文中心隆重開幕。傅申教授由夫人陸蓉之教授代表出席,現場嘉賓雲集,台南市美術館潘襎館長、台南教育界教授、校長、藝文界及明宗書法館總監均蒞臨現場祝賀。
台南市美術館潘襎館長致詞時說:「在一次研討會期間的相處,從中感受到傅老師從傳統中國人文精神裡面,所淬煉出來的精隨,言談舉止頗有儒家之風,現在大家談儒家像是在課上讀書一樣,但是現實生活的應對進退,應該是從人的身上是最能夠體驗出來的,傅老師除了具備儒家的進退之外,當然還有一份最純真的赤子之心。文化部開始談到建構台灣美術史,大概是2年前,但創價從2003年就開始以行動建構台灣百年美術史,也只有民間的力量能夠超越政治的糾葛與紛爭,可以在所謂更替、辯鬥的時代找到一個自己所要立足的地方。」
與創價接觸甚早的台南市青草國小耿育文校長也提到:「 101年到青草國小,因為是一所偏遠的學校,附近都沒有任何藝術教育學習的機會,於是發想,並經由創價的協助,開始每年安排孩子到藝文中心參觀,已連續舉辦7年了。相信在孩子的心裡,已播下藝術的種子,而這也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期望。」
最後創作者代表陸蓉之教授提到:「傅申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還在休養、醫療中。所以特地由我代替他來感謝創價對他的肯定跟支持。創價在處理每一件事情,都是以等同博物館的專業水準在做,令我非常感佩!傅申是一個老頑童,他最大的特質,就是他的天真無邪,我會把大家的愛、大家的熱情、大家的祝福,轉達給他,再次謝謝大家!」
鹽埕藝文中心
「前衛的先行者 莊世和戰後作品精選展」, 1月26日於鹽埕藝文中心舉行開幕剪綵。除了創作者代表莊正德主任與親友們,還包括屏東大學副校長黃冬富、藝術家洪根深,以及當地藝文界、教育界的先進,擠滿整個會場,熱鬧滾滾。
致詞時,屏東大學黃冬富副校長提到:「戰後台灣藝術的發展,大家比較會談到五月畫會、東方畫會。事實上,莊世和老師是日據時代前輩藝術家中,最早接觸前衛藝術的一批。在東方畫會還沒崛起之前,他們就在推動台灣現代藝術運動,可以說是台灣前衛的先驅。他同時也是日據前輩藝術家中,大概是唯一,靠自己努力,在詞彙使用和論述量方面首屈一指的一位。和他接觸,他是很樂觀的,所以了解他的人格特質後,對他的畫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而與莊老師熟識的藝術家洪根深則說道:「創價在這10幾年的不斷的努力、挖掘、培植、深根,茁壯台灣美術史,像開墾山林一樣。今天展出的前衛的先行者,莊世和先生在抽象美術運動是一個不可抹滅的角色,而且也是裡面唯一的本省籍人士。40、50年代,在東方畫會看到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因為時代背景的關係,莊先生轉而在造型的色彩、符號上得到慰藉,他也真正面對台灣南部的艷陽,屏東的艷陽發出那麼明亮、漂亮的色彩,也象徵創價給藝術界、文化界、教育界有那麼艷陽高照的世界。」
代表父親致詞的莊正德主任感性地說:「我的父親莊世和,一位鄉下的孩子因為自主練習,遇到一位國小好老師,引領了一個鄉下孩子離開台灣,獨自到日本。挑戰是必然的。所以父親常常告訴我們:『要超越、要超越甚麼?由你自己去想!你的生活困境、你自己畫圖的困境你自己超越;第二個就是,你自己要轉換』當我們如實描寫,自得其樂時,他就會打個比方:『你這樣子是煮菜猶欠一味,那就是要轉換。』所以他的作品畫很多速寫,他喜歡走、喜歡看、也喜歡寫生。但是他辦展的時候,他是重新用拼貼方式、用油畫來集合成一個畫作。他之所以有這麼開朗明亮的色彩,也歸功他的老師。學生時代喜歡憂鬱的色調,老師就在畫評中寫著:你是來自台灣,來自亞熱帶地區的人,你就應該畫你們亞熱帶的光芒,好好的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