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懷逸興壯思飛 陳宏勉的書畫印展
2016/01/06~2017/03/18

70年代的藝文界正面臨全面西化,以及回歸鄉土文化運動的衝擊,原本學習雕塑的陳宏勉,卻轉入印石的方寸之間,游藝鑽研中國傳統書畫。從兩宋繪畫的氣勢與氤氳到明末四僧的清疏與奇逸,乃至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以之陶養積澱。又兼探索中國近現代文學思潮與東方禪學,受多位前輩金石書畫家的指授提點,使之對藝術有多面向的領會與實踐,而成為一位多方位創作的藝術家。
悠遊書畫印的筆墨天地
陳宏勉,1954 年生於嘉義縣朴子,高中時期受到台灣藝壇耆宿吳梅嶺的啟發開始進入藝術的世界。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時,大量汲取古典和現代美學,以及平面、空間、景觀、裝置藝術等美學知識,加上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演練書法,促使他逐漸對中國東方美學和哲學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1974 年陳宏勉進入梁乃予老師門下學習篆刻,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憑著對書法、篆刻藝術創作的執著與耕耘,32歲即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
於篆印教學與推廣上,1982年與林淑女力邀臺灣青壯輩篆刻家成立「印證小集」(現「臺灣印社」)。從「印證小集」到「臺灣印社」,歷30餘年,無償戮力推動金石藝術,更蒐羅整理散佚各處的相關文獻資料發表為文,以保存珍貴歷史,造福後學。
此次展出,是陳宏勉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其水墨畫兼具細膩山石描繪與潑墨渲染技巧,融合具象與抽象,工整與狂放二種風格並陳,流露空幽清新的開闊氣象。其書風富含線條質感,書體不拘一格,如篆隸在靜穆典雅中呈現醇厚古意,行草的曠達暢意中,亦有濃厚金石氣息。篆刻則刀法細膩,面貌多元,印風疏朗工整,線條流利乾淨,內容或平實或詼諧,饒富趣味。是其長期努力不懈於傳統筆墨與人文築基的成果,更是其人品修為與無私胸懷內涵的體現。
草書中堂 王維-欒家瀨 Calligraphy 2021 水墨、絹本 Ink on silk 104.5 x 44.5 cm 款識:王維欒家瀨,陳宏勉書
沉醉烟夕 Mesmerizing Dusk 2004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110 x 79 cm 款識:甲申九月 陳宏勉 鈐印:君碩
江山無盡 River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2008 彩墨、鳥之子紙 Color Ink on Paper 184 x 97 cm
狂飆之下 Under the Wild Wind 1997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77.5 x 105 cm 款識:丟丑之秋 君碩 陳宏勉 鈐印:微卒
翕忽揮霍 Unlimited Speed 1999 彩墨、紙本 Color Ink on Paper 61 x 91 cm 鈐印:陳宏勉印
行楷達摩行入安心法金箋四屏 Bodhidharma's Techniques for Pacifying the Mind, in Running-Standard Script on Four Leaves of Gold Paper 2014 墨、棉紙 Ink on Cotton Paper 108.2 x 38.8 cm x 4

藝術家簡介
陳宏勉,(1954-),字君碩,生於台灣嘉義。高中時受吳梅嶺啟蒙習畫,隨父論書。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師承梁乃予、李猶,與臺靜農、王壯為、曾紹杰薰陶傳統文化的生活美學。創作上含括書法、篆刻、水墨畫,書法重視線條質感;篆印樸質醇厚,推陳出新;水墨畫重視文人精神,寫意山水風格沉著穩重。1982年與林淑力邀台灣青壯輩篆刻家成立印證小集(現臺灣印社),於篆印教學與推廣。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創價美術館 安南館 |
創價美術館 景陽館 |
創價美術館 新竹館 |
創價美術館 台中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