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鄉土一縷情懷 陳其茂創作展

2017/06/28~2018/05/05

image
點選播放按鈕觀賞影片

無論是木口版創作中寫實的精雕細琢,亦或是不限形式表現精神內涵的多元版種創作,或由關注自然生態及人類文明所凝造出的景觀圖像,又或是以單一視點呈現豐富層次結構和對比的油畫創作等,陳其茂均以柔和、真摯的情懷,在創作的時空中,形塑個人風格意境,也跨入現代版畫的探索,追求實驗與創新。其一以貫之所體現的,是對鄉土的禮讚,生命的崇敬、還有對創作的使命。

於傳統與現代版畫時空中的穿梭者

陳其茂(1926-2005),出生於福建永春的溪碧村,自小即對藝術和文學興趣濃厚,畢業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1946年應聘來台籌辦基隆市報,之後任教基隆女中與衛道中學,再於東海美術系教授木刻版畫,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木刻版畫家之一。

作品取材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風格自然親切、樸實穩健。他為走過的土地,畫下速寫,寫成遊記,用版畫、油彩記錄所見,看似輕描淡寫,但人文風景在其雕刀和畫筆下,皆呈現純淨自然的視界;純粹、敘暢,卻又引人入勝。

1950至1960年代,陳其茂以木口木版刻畫臺灣民俗風情,細膩而精緻;以黑白的線條表現純淨、童真卻又深遠的古典意涵和鄉土氣息。70年代受現代藝術思潮影響,轉為較不受媒材、技法、版種侷限的多元創作形式,內容上則更著重於精神內涵的表現。

80年代,隨著出國旅遊、擴展視野,在取材、用色、構圖、刀法和技巧上,都進入更純熟和嶄新的階段。90年後多次的大陸行腳及之後的阿拉伯之旅,催生「還鄉記」和「阿拉伯」系列作品。晚年深入非洲,以粗曠有力的刀法與黑白對比,表現對黑暗大陸另一層的反思和體會。他一生秉持著對創作的使命感,亦傾力投注於美術教育,作育英才無數,在台灣的藝術發展史上,貢獻卓著。

阿桐伯與他的船 Uncle Tong and His Boat 1994 木紋版、油墨、紙 Woodcut: Ink on paper 47 x 62 cm
春牛圖 Ox in Spring 1950 木口版、油墨、紙 Wood-Engraving: Ink on paper 16.3 x 19.3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月亮的故事之二 Tales of the Moon No. 2 1975 混合版、油墨、紙 Mixed media: Ink on paper 40 x 54.8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莎翁故居之一(歐遊系列) Shakespeare's Place No. 1 1980 木紋版、油墨、紙 Woodcut: Ink on paper 30 x 30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貓與花的日子之三(貓與花的日子系列) Days of Cats and Flowers No. 3 1987 木紋版、油墨、紙 42.5 x 66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橋之懷念之二 Reminiscence of the Bridge No. 2 1976 木紋版、油墨、紙 Woodcut: Ink on paper 42.3 x 91.5 cm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Image

藝術家簡介

陳其茂(1926-2005),生於福建,畢業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來台後,曾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木刻版畫。50與60年代,以木口版製作了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的系列作品。70年代後,轉向套色大幅版畫發展,在技巧上嘗試以剪、拓和其他手法來增強畫面的效果。80年代,隨著出國旅遊及擴展視野,在取材、用色、構圖、刀法都進入了全新的風貌。90年代,開始行腳於大陸名山大川,創作出「還鄉記」系列作品。1997年後,遊歷中東、中亞及非洲各國,完成許多系列作品。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09:30~17:00(每週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創價美術館 景陽館
創價美術館 台中館
我同意收到來自於創價藝文的通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