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染 ‧ 寶島圖譜 李振明創作展
2019/10/2-2021/5/7

1950年代戰後出生的中壯輩水墨畫家李振明,跳脫傳統水墨的桎梏,融合西方現代的技法,以在地化的取材,讓彩墨呈現一條嶄新的面貌,悉心耕耘當代水墨30多年,可謂是當今台灣水墨創新的重要推手。
傳統再進化─水墨創新的演繹者
李振明1955年出生於嘉義。就讀國小時,有機會跟隨藝術家曹根學習畫花鳥;國中畢業後,考入嘉義師專美術系就讀,又有幸追隨藝術家甄溟學習水墨畫,奠定其水墨畫的根基。之後,他先後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及研究所攻讀,拓寬藝術研究視野。研究所畢業後,在中部地區幾所大專院校從事教學,並投入推動水墨的發展工作,累積了創作能量與經驗。2001年,李振明回到母校師大美術系任教,後陸續擔任教授、系主任至藝術學院院長,一邊忙於教學行政,一邊不忘水墨創作。
李振明的水墨創作題材,誠如其自述:「從生態環保議題的關注、到在地人文的關心,再到土地環境的關懷,讓水墨從出世到入世,冀望與切身生活背景有著更多的關聯。」他也寫到自己創作的想法:「用時而感懷,時而暗寓或反諷的手法,來解釋我們的社會現象。有時則突破傳統水墨空間的處理方式,把不同的物象或情境併置,營造出似衝突又感通的畫面張力,希望能為現代水墨的探索與開拓,帶入一番新的可能。」李振明打破傳統水墨畫中合理空間的構圖模式,以一種集錦式、隨機組構的方式讓畫面突顯出特殊的視覺張力,用獨特的繪畫語言為臺灣現代水墨奠定了嶄新的典範。並將當下的生活感受忠實的反映到作品,帶有超現實的風格,改變了人們對水墨畫的刻板印象。
李振明彩墨作品的肌理層次豐富,在不斷的漬染皴擦下,反覆交疊的墨痕,鋪陳出渾厚的質感。背景呈現較為自然、粗曠的風格,前景主體則以細膩的手法刻畫;加上寒、暖色彩的交互運用,形成一種反差與對比的視覺關係。臺灣在現代水墨的發展上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當世界的藝術風潮逐漸往亞洲蔓延之際,具有東方精神的水墨藝術必定能開創出新的局面。他強調:「臺灣具有快速融合各地文化的特質,在世界的藝術版圖上絕對有機會成為現代水墨藝術的克里特島」。
執畫筆40年來,李振明不斷的嘗試、創新與突破。他認為筆墨應隨時代而演進,而創作必須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他創作的題材,鮮明的標誌著台灣的人、事、物,皆連結了與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與溫度。此次在創價展出的作品,是李振明以台灣的文化養分為基底,再經他吸收、轉化、創新之後,重新筆繪出饒富感性的台灣風土人文,以及呼籲關注環保生態之作。期待透過展覽,讓我們細細體會李振明於畫中呈現他對土地、環境的關懷,以及他在心中為臺灣現代水墨藝術的未來所勾勒出的美麗願景。
臺灣本草蒔繪系列—李明珍本草八帖 Taiwan Herbal Medicine Painting Series: Lee Ming's Rare Edition-Eight Prescriptions of Herbal Medicine 2017-2019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100 × 68.6 cm
黃昏故鄉 Hometown at Dusk 1991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96 × 69 cm
東方青龍 The Eastern Azure Dragon 2013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95 × 88 cm
臺灣本草蒔繪系列—李明珍本草八帖 Taiwan Herbal Medicine Painting Series:Lee Ming's Rare Edition:Eight Prescriptions of Herbal Medicine 2017-2019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100 × 69 cm × 8
沈鬱之域 The Territory of Melancholy 1998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96 × 69 cm
不甘願的肆意 The Reluctant Unbridledness 2008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72 × 114 cm
裂斷 ‧ 延異 Rupture ‧ Différance 2012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237 × 47 cm × 5
水筆仔與招潮蟹 Kandelia and Fiddler Crabs 2014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89 × 96 cm
岩縫蕨生 Ferns Growing in the Rock Fracture 2018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60 × 60 cm × 4
窗外花飄黃金雨 Flowers and Golden Rains Falling outside the Window 2014 水墨、紙本 Ink on paper 96 × 88 cm

藝術家簡介
李振明(1955-),出生於嘉義。曾隨甄溟、曹根學習水墨畫,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後,在中部地區數所大專院校任教,並積極推動水墨發展。2001 年回到母校師大美術系任教,後擔任藝術學院院長。其彩墨創作,從生態環保議題的關注、到在地人文的關心,再到悲天憫人的土地環境關懷,讓彩墨從出世到入世。其彩墨作品的肌理層次豐富,在不斷的漬染皴擦下,反覆交疊的墨痕,鋪陳出渾厚的質感。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09:30~17:00(每週一、春節2/6-2/20、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鹽埕藝文中心 (於2022/1/1起閉館) |
創價美術館 景陽館 |
創價美術館 台中館 |
創價美術館 板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