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無隅 蒲添生的雕塑風采
2013/09/07~2013/11/13



「台灣雕塑第一人」前輩藝術家蒲添生,作品精準刻畫人物精神,享譽藝壇。創價先後與台東縣政府、花蓮縣政府及宜蘭縣政府共同舉辦的「大方無隅 蒲添生的雕塑風采」,讓東部民眾能零距離欣賞到這位備受雕塑界尊崇,以塑造名人胸像與人體雕像名聞遐邇,生動、傳神、富有生命力的精采作品。
蒲添生(1912~1996),出生於台灣嘉義成仁街(又稱美街),父親從事裱畫工作,且精於人物畫像,他身在此環境中,自然而然引發對美術的興趣。14歲即以膠彩畫作品,榮獲「新竹美展」首獎,年少即展現不凡的藝術天賦。
1931年赴日,進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武藏野大學前身),從膠彩畫科轉為雕塑科,不久進入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先生的私塾學習。1941年,當時台灣雕塑界還是一片荒蕪,蒲先生毅然放棄留在日本發展的機會,返台繼續耕耘。
五十餘年投注創作的藝術大師蒲添生,一生的雕塑作品超過200件,從1945年開始塑造台灣第一尊國父銅像到1996年完成〈林靖娟老師紀念銅像〉,不僅開拓台灣西洋古典雕塑的領域,更切實紀錄台灣近代社會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將展出蒲添生在人生最後完成的一件鉅作〈林靖娟老師紀念銅像〉。蒲添生當年聽到健康幼稚園林靖娟老師為救小朋友犧牲的故事深受感動,於81歲高齡開始竭盡全力構思;兩年後感到身體不適,在升降梯上工作時多次昏倒,即使如此,仍創作不輟,直到生命結束。蒲添生曾說,「我把一生奉獻給雕塑,雕塑也給了我生命。」留給世人珍貴的藝術創作。
詩人 (部分) The Poet (detail) 1947 銅 34 x 20 x 17 cm

藝術家簡介
蒲添生(1912-1996) 出生於嘉義,為早期赴日留學的藝術家之一,師事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作品「春之光」以自然寫實的女體雕塑入選第一屆日展。返台後與岳父陳澄波共同為台灣美術發展深耕奉獻,於台陽美術協會成立雕塑部。並於台灣光復後建造第一家鑄銅工廠,引進翻銅的技術,為台灣早期雕塑發展重要的開拓者之一,作育英才無數。蒲添生以「人物雕塑」聞名藝壇,擅長以泥塑的質感來詮釋人物的質樸風貌,見證台灣近代歷史人物的容顏。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