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永恆 雕塑藝術家楊英風
2011/09/01~2011/11/30




為讓東部民眾欣賞到雕塑家楊英風的精彩創作,創價與宜蘭、花蓮及台東縣政府共同舉辦「天地永恆—雕塑藝術家楊英風」東部巡迴展。帶領民眾進入楊英風從傳統到現代、兼具東西方哲理的雕塑世界中。
楊英風,1926年出生宜蘭,1997年逝世於台灣新竹。幼年時,因父母長年於大陸經商,前往北平生活與就學,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洗禮,這樣的童年背景,與蘭陽平原溫潤的自然環境,對他日後的創作風格及思維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成長於戰爭、動盪年代,楊英風先後就讀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留日期間,接受到日本木造建築大師吉田五十八及雕塑家朝倉文夫的啟迪,奠定他別出心裁、格局恢宏的創作風格。
60年代,楊英風前往義大利國立羅馬大學雕塑系及羅馬造幣學校進行藝術研究,學習到古典雕塑及建築精髓,加上因緣際會能與藍蔭鼎、顧獻樑、貝聿銘等名家共事,讓他有不同學習環境及創作的經驗,獲得了從傳統到現代的滋養。
學貫中西、獲無數殊榮的楊英風,除了曾任教於國立藝專、淡江、銘傳等大學院校作育英才之外,出版藝術作品文集多達20餘冊、舉辦數十次的海內外展覽。創作面向寬廣的楊英風,作品逾三千餘件,範圍涵蓋漫畫、版畫、速寫、水墨、雕刻、雷射藝術、景觀與建築規劃等,並屢屢於各種藝術領域有新穎的創作風格。最讓人稱頌的是,將景觀與環境交融ㄧ起的「景觀雕塑」,更奠定他在世界藝壇的崇高地位。
楊英風的藝術理念,師法自然、美化人生,以達「天人合一」之境界,他倡導雕塑藝術走入家庭,融入生活中。此次,台東縣政府與台灣創價學會共同舉辦此展,除了希望能讓台東民眾欣賞到一代大師的精湛佳作之外,也期待能讓藝術深入社區、走入家庭、美化人生!
驟雨 SUDDEN RAIN 1953年 銅 74 × 43 × 27 cm
無意 UNINTENTIONAL 1952年 銅 34.5 × 50 × 17 cm
蘭嶼頭髮舞 HAIR DANCE OF ORCHID ISLAND 1949年 版畫 18 x 29 cm
太魯閣峽谷 TOROKO GORGE 1973年 銅 38.5 × 140 × 84.5 cm
起飛 TAKING OFF 1977年 銅 16.5 x 97 13 cm
南山晨曦 DAWN IN THE FOREST 1976年 銅 38 x 67 20 cm
鳳凰來儀(一) ADVENT OF THE PHOENIX ( 1 ) 1970年 不銹鋼 104 × 125 × 70 cm

藝術家簡介
楊英風(1926-1997),字呦呦,1926年生於台灣宜蘭。一生創作逾三千餘件,創作面向涵蓋漫畫、版畫、雕塑、雷射藝術與景觀建築規劃等各門類藝術作品,並獲殊榮無數。他於七十年代提出「景觀雕塑」(Lifescape Sculpture)此一開創性的觀念,終其一生以中國魏晉時期自然、樸實、圓融、健康的生活美學為景觀雕塑創作之核心精神。其作品有:裸女銅雕作品、鄉土版畫與寫實雕塑創作。「佛教系列」、晚期的「不銹鋼系列」則是其創作生涯中的成熟期,寓中國生態美學及佛家哲思於先進、現代的材質,以及簡潔的抽象造型中,以達「天人合一」之境。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