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靜的世界 陳景容八十回顧展
2014/01/01~2014/12/27

台灣藝壇少數跨足油畫、壁畫、馬賽克鑲嵌畫、版畫、陶瓷畫等多元創作的藝術創作者-陳景容,以紮實的素描為基礎,作品多呈現低彩度和深沈色系,畫面充滿寧靜氛圍,亦是台灣大型壁畫及馬賽克拼貼作品的重要先驅。
創造古典與超現實的寧境
陳景容,1934年生於彰化縣,父親和叔叔皆為小學老師,著重教育。他自幼在充滿書香與音樂的環境中成長,挑起其生命中文藝創作的天賦。然而,生長在戰爭的貧窮年代,民生物資普遍貧乏,即便陳景容出身台灣中部的教師家庭,有再大的繪畫興趣,也無力購買水彩顏料,只能從不斷的自學及素描中逐漸地建構自己的創作技法。如此,也奠定其深厚的素描基礎及嚴謹的構圖根基。1952年,陳景容如願考入師範大學藝術系就讀,受到張義雄、朱德群、陳慧坤、馬白水、孫多慈、廖繼春等諸多恩師的教導與啟發,讓其生命中的創作因子大大綻開。畢業後,在廖繼春老師的鼓勵之下,赴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追隨日本壁畫權威長谷川路可學習壁畫的製作與壁畫剝離術,之後,更考入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分別向島村三七雄及矢橋六樓學習壁畫及鑲嵌畫。因身在異鄉,有時幫人畫肖像寫生以賺取學費,然而這些經驗的累積,更加深其素描功力。1968年,陳景容學成歸國,任教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及國立藝專美術系,提攜無數藝術後進。當時板橋國立藝專附近是一片空曠的田野,早晨的灰濛霧色,使陳景容深深著迷。他開始將大型壁畫的構圖模式,融入民間傳說及版畫的細密,並以炭筆素描技法,搓去黑色原料過多的筆觸,留下明暗,巧妙地營造出景深和立體感,呈現出靜謐孤寂之感。留日期間,陳景容亦深受達利影響,此後即發展出他特有的灰藍、灰綠揉合古典色彩與超現實主義的陳氏風格。1986年後,陳景容長期旅居法國巴黎,並以油畫創作為主,構圖多以巨幅風景、人體與石膏像的組合為主,1993年更獲選為法國秋季沙龍油畫部會員。20多年來,他定期前往巴黎創作,不僅開拓他浩瀚的創作視野,也與歐洲畫壇接軌,作品多次入選法國沙龍,也是法國藝術家沙龍的永久會員。
陳景容橫跨油畫、壁畫、馬賽克鑲嵌畫、版畫、陶瓷畫等多種媒材的創作,他筆觸細膩,色調深沉,意境清冷孤寂,畫風鮮明,風格獨特,可說是台灣藝壇超現實主義的重要代表。他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亦曾深入歐洲和印度,汲取豐富的創作養份,用以醞釀靈感,儲備能量以進行大型創作。陳景容於1987年完成收藏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大型壁畫〈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同年也為國家音樂廳繪製〈樂滿人間〉,是國內第一幅大型濕壁畫的公共藝術作品。此外,1996年他義務為花蓮門諾醫院創作「醫身醫心,視病猶親」的馬賽克鑲嵌畫,是台灣藝壇少見的古典風格馬賽克藝術。近十多年來,陸續完成的大型馬賽克作品,也是陳景容率領工作團隊不計成本和辛勞,徒手一片片地裁切拼貼而成。
陳景容能獲得海內外藝壇的諸多肯定,除了不凡的創作技術與藝術風格外,他認真與執著的精神,且用心提攜後輩的姿態,深受學生的愛戴。此次展出的作品,包含油畫、素描、陶瓷畫、馬賽克鑲嵌畫等不同媒材的多元作品。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讓民眾觀賞到陳景容傾注近一甲子時光,所創作出一幅幅蘊含豐厚文學及音樂素養,如其人般寧靜、沉穩、平和的藝術作品
靜思(一) Contemplation(1) 197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93 x 129.5 cm
一個奇異的都市( 一) A Strange City (1) 1972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78 x 213 cm
散步的老人 Old Stroller 2009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46.5 x 98 cm
幻象 Hallucination 2009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82 x 231 cm
大枯樹 Bare Trees 1986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39.5 x 49.5 cm
騎士 Knight 2001 陶瓷 Ceramics 35 x 30 x 30 cm

藝術家簡介
陳景容,1934 年出生於彰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7 年畢業於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歷任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及研究所專任教授,2006 年被聘為名譽教授。曾獲法國藝術家沙龍油畫銀牌、銅牌和榮譽獎,以及中國畫學會金爵獎、吳三連文藝獎、文馨獎銀獎、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特邀入選獎。擅長油畫、素描、版畫,另也製作不少大型濕壁畫、鑲嵌畫等,作品種類十分多元,畫面多呈現低彩度的濃郁色調,風格細膩、寧靜,卻又能展現超現實的意境,可說是台灣超現實主義的先驅。近年來因長期至巴黎及歐洲旅行,對巴黎的風景瞭解深刻,又因喜好古典音樂,創作了許多以音樂為主題的作品。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創價美術館 安南館 |
創價美術館 秀水館 |
創價美術館 新竹館 |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