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浮世繪 東京富士美術館 典藏精選展
2016/06/04~2016/07/31
行政院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美術館、東京富士美術館及創價共同舉辦的「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2016年6月4日至7月31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隆重登場。在短短2個月的展期,觀展人數高達50萬人次,掀起一股浮世繪的欣賞熱潮。
6月3日,特於台北文化部南海工作坊舉行展覽記者會,文化部常務次長許秋煌、國美館館長蕭宗煌、東京富士美術館館長五木田聰及創價執行長林廷鋒共同主持,中央社、日本共同通信社、典藏、今藝術、漢聲、Taiwan News、台灣藝聞、中央廣播電台網多家媒體採訪、報導。
此次展覽,透過一百件珍貴作品有系統地介紹日本江戶時代在「江戶(今東京地區)」及「上方(今大阪、京。都)」兩地浮世繪、木刻版畫的發展情形,及其對歐洲印象派繪畫的深遠影響,每件作品都叫人驚艷。
這兩大系列精選出代表作葛飾北齋(1760 - 1849)的《富嶽三十六景》17件、歌川廣重(1797-1858)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31件進行展示,同時也展出了喜多川歌麿(1753-1806) 的美人畫《庭訓 老實人》、幕末歌川派代表畫師「武士畫名家」歌川國芳(1797 -1861)的《誠忠義士傳》和戲謔畫《里雀巢之暫居所》等名品。
「浮世繪」是一種印刷木刻版畫。「浮世」一詞源自佛教用語「憂世」,意為「對現在世局的憂慮」,然而在當時社會嚴格區隔階級身分的制度下,即使是一個有思想、有抱負的人,也不得不屈服於殘酷的現實環境,成為安於現狀的享樂主義者。李老師表示,「浮世繪」的主題即在表現日本江戶時期一般百姓的生活樣貌。它不僅是日本的文化藝術,甚至影響到歐洲近代藝術的發展。
7月9日下午,在國美館館長蕭宗煌陪同下,行政院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到場觀展,鄭部長表示,過去曾在國外觀賞浮世繪展,終於在台灣能觀賞到浮世繪展,實在非常棒!對此,蕭宗煌館長除了感謝池田SGI會長創辦的東京富士美術館慷慨借展之外,並說,「浮世繪展」打破國美館有史以來,一天最高的觀展記錄,尤其,看到民眾在展場流連忘返、多次駐足觀賞的神情,深感舉辦這項展覽實在非常有意義。
〈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葛飾北齋,1830-32年
〈相馬之古内裏〉(三聯幅)歌川國芳 1845-46年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 1830-32年
〈里雀巢之暫居所〉(三聯幅)歌川國芳 1846年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