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人生彩筆隨 風采諸羅詹浮雲創作展

2017/03/29~2018/05/05

image
點選播放按鈕觀賞影片

一個突如其來的轉折,翻轉詹浮雲的一生!只是這翻轉,卻是從埋名、人生的谷底開始,為了藝術,他一步一腳印,不敢懈怠。不忘恩師的鼓勵,終攀登其藝術的顛峰,化為彩筆的浮雲人生。

南臺灣的重量前輩畫家

詹浮雲1927生於嘉義市,原名詹德發。繪畫受陳澄波、林玉山兩位恩師啟蒙。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陳澄波不幸無辜犧牲。詹浮雲至陳澄波靈前祭拜亦受牽連,為逃避追捕,遂匿居高雄。之後因感悟生死如浮雲而改名詹浮雲。

1950至1960年代,詹浮雲以膠彩作品參加「全省美展」、「臺陽美展」,連年得獎,可說是省展獲獎最多的畫家。1970年代,除一手畫油畫,還一手寫藝評,成為當時高雄少有的畫家兼藝評家。不忘恩師期許,1975以近「知天命」之齡,仍毅然決然負笈東瀛,先後進入「光輪美術院研究所」及「東光會油畫研究所」,繼之在1994-1997年間,連續3次入選日展(帝展的延伸),享譽日本。此項殊榮是繼日據時期的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及李石樵等前輩畫家,在台灣光復之後第一位獲選日本「官辦美展」殊榮的台籍畫家。

詹浮雲如今已屆91歲,仍持續創作。其繪畫功力紮實,畫面構圖嚴謹,色調層次豐富,是其最大特色。此次展出的作品分成三個主題:一、民風藝界─台灣傳統戲曲與民俗節慶,是其捕捉常民生活的常用題材。藉由畫筆與畫刀交互運用將顏色堆疊;近看畫作人物主題與背景界線相融,遠看色調間彼此和諧,互相輝映。二、萬象自然─壯年時期留學日本,認真鑽研油畫技法與理論,透過寫生取材,以豐富的油彩,營造出萬物生機盎然的畫面。三、風土古築─題材以南台灣為主。在建築表現上,以堆疊的厚實色彩筆觸,展現建築的紋理結構和時間在房屋上的印記痕跡。此展可說是詹浮雲創作60餘年各階段歷程的精采呈現,值得細細品味。

高雄港與大武山 Kaohsiung Harbor and Dawu Mountain 2008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30 F
高雄港 Kaohsiung Harbor  2011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30 F
桌上古董 Antiques on a Table 1985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30 F
愛河餘暉 Love River at Sunset 1963 動物膠、彩料、紙 Glue Color on Paper 50 F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月世界晨曦 Moon World at Dawn 1979 膠彩、畫布 Gouache on Canvas 50 F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Image

藝術家簡介

詹浮雲(1927-2019),生於嘉義市,繪畫受恩師陳澄波、林玉山兩教授之啟蒙。參加省展獲主席獎等14次。1975年先後赴日本「光輪美術學院研究所」留學,及「東光油畫研究所」專攻油畫理論。作品參加日本東光展「朝日賞」及入選「日展」三次。早年即為省展、台陽展得獎之常客,並擔任台陽展與全國油畫展評議委員。除致力於創作外,1960年代亦撰寫美術評論發表於報章雜誌。至今舉辦個展達30次,出版8本畫集。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09:30~17:00(每週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創價美術館 秀水館
創價美術館 新竹館
鹽埕藝文中心 (於2022/1/1起閉館)
我同意收到來自於創價藝文的通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