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都藏珍 當代端硯精品展
2013/06/26~2013/07/27
台灣創價學會與廣東省肇慶市政府、肇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共同主辦「硯都藏珍-當代端硯精品展」。硯臺為文房四寶之一,見證中國數千年文明傳承,其中被封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更是融入詩詞、書寫、繪畫以及雕刻等於一體的藝術品。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以「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讚譽端硯。
2013年7月3日,在林釗理事長與肇慶市端硯協會會長黃新華、肇慶市博物館館長陳羽共同主持下,於「至善藝文中心」舉行開幕剪綵儀式。創價好鄰居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說:「相對於『故宮』以展出歷代書畫、文物展為主的特色,同樣座落於外雙溪的創價學會則不遺餘力地推進台灣百年近現代藝術家展覽,故宮博物院跟創價學會已經成為夥伴關係。」
對於創價精心策劃、舉辦這項展覽,黃新華會長感謝地說:「應台灣創價學會之邀,肇慶首次以端硯文化為主題與台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對加強肇台兩地合作,促進文化交流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致詞
「端硯」產自於廣東省肇慶市,肇慶古稱為「端州」,因此得名。此地所產之硯臺因為「下墨快、發墨好」,廣受文人雅士們的喜愛,唐代被欽點為貢品。端硯品種眾多,石質較好的主要分布在斧柯山及北嶺山一帶,其品種依照硯坑可分為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古塔岩、朝天岩、宣德岩等,其中又以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石質為最優,被譽為「三大名坑」。
端硯石內因為含有鐵礦物,因此石色絢爛、花紋豐富。硯工們會依據這些花紋的大小、形狀來加以命名,這正是所謂的「石晶花紋」。如石品花紋之一的「魚腦凍」,是端石中質地最細膩、幼嫩、純淨之處,白中有黃而略帶青色,最棒的是潔白如雲。然而這類石晶,只有在極少數的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硯石中出現,另外,還有蕉葉白、天青等石晶花紋,各有吸引人之處。好的端硯石,石紋豐富石紋細膩、又嫩,古人曾以「小兒肌膚」來譬喻,用端硯磨出來的墨汁細膩又油潤。也因此端硯「下墨如風、發墨不損毫、呵氣研墨」之特性,被人廣為道之。
而方硯形體不一,花紋、藝術創作也各有展現,除了在傳統線刻、淺浮雕、高浮雕等基礎上,融入了透雕、立體雕,並注重突出名貴的石品花紋。創作者必須因石構圖、因材施藝,巧妙利用石材特徵,呈現出美麗紋理、精粹雕工,讓每種硯石紋彩都展現純美姿色。
而端硯的技藝,於2006年5月,被官方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隨著幾大名坑都已經「封坑」,端硯的藝術價值更難以計算。進入21世紀,端硯藝術創作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繁榮局面,精品佳作不斷面世。此次「硯都藏珍-當代端硯精品展」,展出包含羅海、劉演良、程振良等十多位大師級創作者的精品,值得一再欣賞品味。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