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能量萬花筒 鐘有輝創作展
2014/06/25~2015/09/19

鐘有輝教授是台灣現代版畫發展的重要推手,作品曾榮獲「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等重要獎項,更是台灣首位赴塞爾維亞駐村及個展的藝術家。他在廖修平老師的鼓勵下,於1984年前往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深造,確立創作風格。1992年應邀於臺灣藝術大學任教後,更先後籌設全國大學院校第一個版畫中心及版畫藝術研究所,傾注心力推動台灣現代版畫藝術教育,並擔任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理事長,以豐沛國際人脈,促成展覽、交流,讓台灣現代版畫與國際接軌。
引領台灣版畫邁向嶄新時代
鐘有輝於1946年出生於台北,從小喜愛繪畫。1970年考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夜間部第一屆。就讀師大期間,受到黃君璧、林玉山、廖繼春、李石樵等諸多名師的指導,奠定繪畫的深厚基礎。爾後,更受到廖修平的啟迪,開啟他創作版畫之路。1974年,在廖修平的提議下,鐘有輝與師大美術系前後期同學,成立十青版畫會,共同切磋版畫技藝,由鐘有輝擔任創會會長。優秀的創作才能讓他陸續於1977年獲得臺陽美展版畫金牌獎、1981年獲得臺北市美展版畫第一名、1983年獲得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等多項重要獎項。1984年更在廖修平的鼓勵下,夫婦倆先後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留日期間,鐘有輝接觸了先進科技藝術與現代版畫,擴展視野與觀念,並將版畫新技術引進台灣,是國內少數專精各種現代版畫技法的人才。
鐘有輝的創作經常取材於大自然,他將撿拾來的植物草葉黏貼於版上,製成具有凹凸肌理的實物版,以拼貼或併用絹印呈現,再賦予其強烈的對比及變化,創作出一幅幅色彩繽紛豔麗,具有強盛生命力的作品。他希望藉由這種大自然取材的創作,喚起人們對自然的記憶和懷念,同時,他也藉此隱喻人在大宇宙中,宛如草葉般微小,但仍能各司所職,負有別人無法替代的使命。鐘有輝所想展現的,彷彿正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宇宙」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意涵,也好似作為自強不息的自我意識之投射。近年來,鐘有輝積極研發各種複合版畫技法,例如玻璃、陶瓷與數位等多種媒材、形式的結合表現,使創作更延伸到複合媒材的裝置藝術。從教育崗位退休的鐘有輝,至今仍是「退而不休」的耕耘著版畫的創新與教育。透過色彩繽紛,予人溫暖與希望的作品,盼能讓觀眾感受到鐘有輝揮灑生命熱力的多元創作。
自由飛翔 Free Flying 2009 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 Paper 56 x 74 cm
橙色能量 Orange Energy 2013 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 Paper 76 x 56.5 cm
平安之輝煌騰達 Splendor of Peace 2009 絹印、紙張 Silkscreen, Paper 120 x 80 cm 吳三連獎獲獎代表作品
益壽延年 Long Life 1974 一版多色、紙張 Viscosity Printing, Paper 52.5 x 34.5 cm
Window 8602 1986 絹印、紙張 Silkscreen, Paper 40 x 60 cm
望 Wax 1995 綜合媒材、木板 Mixed Media, Board 53 x 41 cm x 3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鹽埕藝文中心 (於2022/1/1起閉館) |
創價美術館 桃園館 |
創價美術館 秀水館 |
創價美術館 景陽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