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藝術探險路上 劉其偉創作展
展期:2019/10/2-2022/1/15

劉其偉一生充滿傳奇;他熱情、誠懇且富有冒險精神,也深愛和平,重視環境生態保護,並一心期待藉由創作以教育年輕學子。透過劉老深具生命哲思及啟發性的創作,引領觀眾共同為培育下一代及人類和平盡一分心力。
生命極具深度的畫壇老頑童
劉其偉(1912-2002),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早年移居日本,精研電機,畢業於日本東京鐵道教習學院電氣科。擔任多年工程師,卻在1949年(38歲)時開始自學繪畫、主動閱讀美術書籍。同年8月,公開第一幅水彩作品,獲畫壇正面迴響,也因此讓他產生對創作的自信。1965年,劉其偉赴越南參與美軍機場軍事工程設計,戰場成為其寫生最佳題材。冒著生命危險,劉其偉畫出〈湄公河—西貢〉、〈水上人家〉等作品。而中南半島上占婆塔的廢墟和吳哥窟的遺跡,深深召喚著他,尤其是滿佈著婆羅門教諸神的神話或史蹟、寓言的吳哥窟神廟浮雕,頓時化為創作養份。這一系列〈中南半島的一頁史詩〉由於題材獨特,繪畫風格玄妙多變,令畫壇頗為震憾,從此奠定他的繪畫地位。而後,劉其偉從台灣開始,進行田野調查和文物採集。他訪查、深入新竹五峰鄉的賽夏族或苗栗南庄鄉向天湖的矮靈祭,屏東霧台、來義村的排灣族廢址,及魯凱族的建築藝術等。從了解他們的器物、雕刻品、神話、巫術、生命禮俗開始,至深入研究各種雕刻紋樣,劉其偉撰寫《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蘭嶼部落文化藝術》等書。他在60、70年代,於出國工作之餘,先後赴菲律賓的伊戈洛族進行民俗器具藝術研究,並於韓國研究古美術。劉其偉強烈的探險慾,終於激發他於70歲高齡後仍選擇向海外叢林大出擊。1981年,劉其偉首度前往馬來西亞婆羅洲,深入以獵人頭的「悅神祭」聞名的原始熱帶雨林。冒著險難,他終於如願地調查了普南族、伊班族等自然民族的傳統文化與風土習俗以及多種物質文化。劉其偉熱愛自然民族的原始能量與藝術性,更愛接受深邃神秘的雨林挑戰,甚至之後再度前往,深入拉讓江流域,探訪叢林的原始部落。其探險與繪畫一樣,皆是在業餘中玩出自己的專業。他所撰寫的《婆羅洲雨林探險記—原始部落文化藝術》與《婆羅洲土著文化藝術》等皆為實際踏查後的研究成果。劉其偉過70後,仍兩度遠赴非洲,他深受非洲文化所感動,認為非洲文化是直覺、感性的,他不畏旅程艱難,熱愛探險,為文物採集,亦長年為人類學的研究悉心耕耘。
劉其偉早期水彩畫以寫實人物、風景畫為主,創作媒材多元,將理工背景的實驗精神,活用在藝術材料的創新表現上。他在水彩紙上或棉布上,逐步加強、凸顯水彩的質量感,又開發新媒材的肌理呈現。畫作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他以簡單的構圖,引人感受作品中純真、詼諧的特質,傳遞出他熱愛生命的人生信念。劉其偉由直覺的感受出發,再理性造形、排列、組合。他喜愛冒險的個性,亦在其繪畫中真情流露。他畢生多次投入的叢林探險,都是身歷其境,持續突破的極限體驗與挑戰。
劉其偉的一生,角色轉折多變,在在展現生命的能動性,無論是雨林亦或藝術探險,都是不斷超越生命極限的各種挑戰。希望透過此次的展出,讓觀眾細細體會劉其偉畢生獨特的藝術創作魅力及其作品中蘊含的和平訊息。
夢憶農莊 Dream of the Farm 2000 水彩、紙本 Watercolor on paper 50 × 35 cm
非洲羚羊 African Antelope 1984 水彩、紙本 Watercolor on paper 33 × 24 cm
和平馬 Peace Horse 2001 水彩、棉布 Watercolor on cotton 37 × 50 cm
寂靜的春天 Silent Spring 2000 水彩、棉布 Watercolor on cotton 30 × 43 cm
舊來義古樓 The Old Building of Old Laiyi 1997 水彩、棉布 Watercolor on cotton 69 × 50 cm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南非的淘金者 The Gold-Digger of South Africa 1992 水彩、紙本 Watercolor on paper 35.5 × 49.5 cm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向畢卡索致敬 Homage to Picasso 1989 水彩、紙本 Watercolor on paper 30 × 23 cm
星座系列—雙子座 Constellation Series : Gemini 1988 水彩、棉布 Watercolor on cotton 46 × 39 cm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薄暮的呼聲—婆憂鳥 The Calling at Dusk : Poyo Bird 1990 水彩、棉布 Watercolor on cotton 72 × 50.5 cm

藝術家簡介
劉其偉(1912-2002), 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30 年畢業於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1949 年開始自修繪畫,並閱讀美術書籍,1950 年入選台灣第五屆全省美展,1951 年舉辦首次個展,1954 年出版第一本翻譯作品《水彩畫法》。他以探險非洲、大洋洲和婆羅洲等地,和探索原始藝術著名,有「畫壇老頑童」之稱,畫壇尊稱他為「劉老」。其一生關注於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持續出版相關著作,致力以藝術推廣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生態保育。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09:30~17:00(每週一、春節除夕、初一2/11-2/12、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過去展出地點
地點 |
---|
創價美術館 花蓮館 |
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 |
創價美術館 安南館 |
創價美術館 板橋館 |
創價美術館 台中館 |